2025-02-07 03:02:16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逐水利濕中藥方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逐水利濕中藥方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鯪(Cirrhinusmolitorella)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鯪屬。俗稱:土鯪魚、鯪公、雪魿、花鯪。英文名:Mudcarp,Molar-pharyngoteethbeard-labeo。 體梭形,側扁,腹部圓,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頭短,吻鈍圓,吻皮下垂覆蓋于上唇基部,邊緣光滑,上唇發(fā)達,邊緣具裂紋,與上頜分離。口下位,呈一橫裂,只在口角處稍下彎;下唇和下頜分離,邊緣和外面近邊緣處有1條狹帶,具肉質細乳突。上下頜角質化。須2對,吻須較粗壯,頜須短小或退化。體上部青灰色,腹部銀白,體側在胸鰭基部之后上方有8-9個鱗片的基部為黑色聚成為1塊長菱形的斑塊,幼魚尾鰭基部中央有一黑色的斑點。 棲息于水溫較高的江河中的中下層,偶爾進入靜水水體中;對低溫的耐力很差,水溫在14℃以下時即潛入深水,不太活動;低于7℃時即出現死亡。 冬季在河床深水處越冬。以著生藻類為主要食料,常以其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巖石等物體上刮取食物,亦食一些浮游動物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植物質。性成熟為2冬齡,生殖期較長,從3月開始,可延至8、9月。洪水期間親魚群居產卵場,相互追逐,還會發(fā)出咕……咕……的求偶聲,產卵場所多在河流的中、上游。 分布于珠江、閩江、韓江、海南島、臺灣島、元江及瀾滄江水系,國外見于越南。 常見的鯪魚個體為500克左右。在天然水體中可長到重2-2.5公斤、長60厘米,個別可達8公斤。產量高,為產區(qū)的重要經濟魚類,也是廣東、廣西的著名池養(yǎng)魚。鮮魚肉入藥,有活血行氣、逐水利濕的功效,主治膀胱結熱、黃疸、水腫膨脹等癥。
痰濕阻絡可以吃薏苡仁菖蒲粳米粥,薏苡仁能夠健脾利濕,滲水化濁。菖蒲則可以健脾化濕,行氣化痰,再放入粳米煮成粥,有養(yǎng)心安神,去濕化痰的作用。此外,還有冬瓜鯽魚大棗湯,冬瓜可以去水腫,鯽魚補氣健脾,大棗有峻下逐水的功效。
感謝悟空盛情之邀,特作答復。什么是云苓,云則指產地云南,苓指茯苓,此乃云南產的道地藥材茯苓也,云苓屬利水滲濕類中藥。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部。野生或栽培。主產云南,湖北、安徽、四川、貴州、河南等地。外皮變?yōu)楹稚⒊尸F皺紋,陰干切片生用。菌核的外皮稱茯苓皮,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稱赤茯苓;內部抱有松根者稱茯神;白色部分稱白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茯苓皮長于利之消腫,善治皮水;茯神長于寧心安神,善治心悸失眠。茯苓為藥食兩用品種。《用藥心法》稱:“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傳統(tǒng)醫(yī)藥多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咳嗽、脾虛胃痛、腹痛、腹瀉諸證,并可用于驚悸、健忘、癲癇等的配伍治療。常用量6一12克。注意:本品甘淡滲濕之品,對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用。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感謝閱讀和熱心點贊。未經允許不得抄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逐水利濕中藥方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逐水利濕中藥方子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Copyright © 2005-2025 中草藥資訊網 www.idanceteam.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系互聯網收集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4、本站如遇以版權惡意詐騙,我們必奉陪到底,抵制惡意行為。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郵箱:478923*qq.com(*換成@)
滬ICP備2024051031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