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14:01:56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化痰中藥方劑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化痰中藥方劑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藥是需要采取中醫辯證治療的,患者咳嗽有痰,考慮為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支氣管炎引起的,可以去呼吸內科檢查一下,現在可以口服消炎、化痰的藥物,還可以采取霧化吸入治療的,要多喝水,平時的飲食要以清淡、營養為主,不可以吃刺激性、油膩、生冷的食物的懾入,以免不利于恢復的。
祛痰就是消除體內的痰涎。痰,又可以分為濕痰、燥痰、熱痰、寒痰、風痰、食痰等。因此化痰也有燥濕化痰、潤燥化痰、清熱化痰、溫陽化痰、祛風化痰和消食化痰等。
痰涎之物,隨氣升降,在人體內無處不到,所以痰之為病,除咳嗽之外還能引起癲癇、驚厥、瘰疬等,故化痰藥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化痰止咳,如清熱化痰藥除清肺中熱痰外,還能清心平肝;溫化寒痰藥除溫脾胃、散寒濕外,還能入經絡、通關節。“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治痰宜先理脾”等都是強調治病求本的。
根據形成痰的原因,可以選擇不同的藥物來祛痰。寒痰宜溫,故可以選擇溫化寒痰藥,如半夏、陳皮、白芥子、細辛等,常用方劑如苓甘五味姜辛湯、三子養親湯等。熱痰宜清,故可以選擇清熱化痰的藥物如貝母、瓜蔞、天竺黃、竹瀝水、膽星、射干、白前、黃芩、蘆根等,常用方劑如小陷胸湯、滾痰丸、清肺化痰丸等;燥痰宜潤,故可以選擇潤燥化痰的藥物如川貝、沙參、百合、麥冬、天冬、天花粉等,常用方劑如貝母瓜蔞散;濕痰宜燥,可以選擇燥濕化痰的藥物如陳皮、半夏、茯苓等,常用方劑如二陳湯、歸地二陳煎等。二陳湯被稱作化痰第一方,小兒食痰可以加山楂、神曲、麥芽等;風痰可加白附子、膽南星等。
祛痰的中藥有哪些?
祛痰的中成藥有止咳橘紅口服液、二陳湯、川貝枇杷糖漿等,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1.止咳橘紅口服液,由化橘紅、陳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等組成。具有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痰熱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滿(胸部脹滿不適)氣短、咽干喉癢。
2.二陳湯,具有燥濕化痰(以燥濕的藥物祛除體內痰邪),理氣和中(調理脾胃之氣,使脾胃功能順暢)之功效。主治濕痰證。癥見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惡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四肢無力、發沉),或頭眩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3.川貝枇杷糖漿,由川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葉、薄荷腦組成。具有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風熱犯肺(風熱邪氣侵犯肺臟)、痰熱內阻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咯痰不爽、咽喉腫痛、胸悶脹痛;感冒、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本內容由中日友好醫院 中醫內科 主任醫師 王燕審核
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化痰中藥方劑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化痰中藥方劑名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Copyright © 2005-2025 中草藥資訊網 www.idanceteam.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系互聯網收集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4、本站如遇以版權惡意詐騙,我們必奉陪到底,抵制惡意行為。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郵箱:478923*qq.com(*換成@)
滬ICP備2024051031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