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14:01:09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藥膏貼要貼多久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中藥膏貼要貼多久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藥制成膏藥,是把中藥用食油浸泡10天,然后把藥 與油一塌煎了,將藥煎 好 ,撿出藥渣,加黃丹粉變成膏,再加入透皮藥,糊在紙上或布上,以達到治病為目的,就是成功了。
中藥外用做成可以貼敷的外用貼子,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簡單的把中藥磨粉,加入凡士林調成膏狀在患處貼敷,適用于潰爛有滲出的創面。第二種是熬制成黑膏藥,這種方法相對復雜一些,中藥加水進行熬制,熬到濃縮后進行收膏制成黑膏藥,適用于皮膚無潰爛無滲出液的患出,多用于腰腿疼痛的治療。
1.將藥洗干凈,煮第一次把湯過濾出來,再煮第2次過濾,煮2次基本就能把藥的成分煎出來了;
2.把2次的藥湯合在一起慢火熬,熬到藥湯稍微粘稠時放入適量點蜂蜜,冰糖,紅糖(根據適應癥狀選擇)熬好罐收按量服用即可。
膏藥,是傳統醫學通過透皮吸收的方法,內病外治給藥的一種劑型。是將中藥材與植物油加丹熬制而成。
如何將中藥做成膏藥?
這里只以黑膏藥為例
首先,要備好所需的中藥材、植物油、鉛丹(須經炒制過篩,以防潮濕成團)、膏藥貼布及器具。
藥材要根據質的輕重(比如根莖與葉)分別泡入油中,根據天氣溫度為7~15天。后先將質重的藥物入鍋熬(以中火為好),待藥材色枯不焦時撈出,再入質輕的藥材續熬,待枯撈出,這樣是防止藥材炸制過火而失去藥效,過濾去渣,稱凈油(以得用丹量,油丹比2:1)入鍋中火續熬,至黑煙盡,白色煙盤繞于油面不升(滴水成珠),也可以油溫在320度時,改文火下丹(慢下快攪,以防丹沉鍋底),至膏體老嫩適度為成。
膏藥,分膏與藥兩部分。膏由油與丹制成,為基質,質量好與劣也與膏藥的效果相關。藥分粗細,粗藥入膏內,細藥在臨用時撒布于膏藥表面(一般細藥多是貴重藥,如麝香、冰片等)。
現在有很多人是將基質與藥粉混合制作膏藥,就是買基質,自己備藥粉,熔化混合。
然后就是攤貼了,將熔化好的膏藥攤貼與布、紙或成品的膏藥布貼上,即為成品膏藥了。
當然,膏的熬制技術有些不是言傳就行的,特別是火候,這很關鍵,要親自操作掌握的。這也就是很多人參加膏藥制作培訓后,自己熬不好膏藥的地方。
如何將重要做成膏藥貼。
這個技術比較復雜
這個需要有比較強的學習和動手能力,這已經是制劑的內容。
在我們中國藥典里,是有中藥貼膏的制劑。
具體的流程,是將中藥打粉或提取成浸膏,在加上輔料。
具體輔料可以看藥典四部,再涂布。
如果是簡單的敷藥,就打粉用酒或水蜂蜜,調勻,在敷。
沒什么隱患。
但是對于感冒貼,應當辯證看待。
一,輕證,比如只有輕微感冒癥狀,流清鼻涕,等,可以用,重癥了,或者用了后癥狀加重,那必須要配合口服用藥或者別的臨床措施,不要太過迷信感冒貼的療效。
二,正因為有了兒童這個巨大的市場,所以社會上,有諸多以此為生的人,勸各位家長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看病,不要買無國家認證標準,無合格證,無售后保障的三無產品,它的藥物成分沒那么復雜,幾乎是成方,不要聽別人忽悠。
三,預防感冒,主要靠平時鍛煉,加強體質,增加免疫力,不要過于指望外物。要增加耐寒力以及耐熱力量,比如冬天洗涼水澡夏天洗熱水澡等等。
這個問題各有各的說法,但是中藥治療絕對比西醫治療好,至少副作用小,我們普遍的觀念都是打點滴好的快,殊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小小的感冒打點滴過世的!
中醫講求平衡療法,對癥下藥,正常的感冒發燒,腹瀉等還是建議綠色療法,中醫藥貼敷治療比之打點滴抗生素和口服藥物是見效快副作用最小的治療方法,特別針對嬰幼兒是最佳選擇!
感冒有不同的病因,要辨證分類。夾熱,夾寒,病在哪一經,體質好還是體質虛,急性還是慢性,治法都是不同的。隨便弄個膏藥貼上,是不一定有效的。但即使錯了,副作用也是很小的。試試吧,說不定給你蒙對了呢。中個大獎也說不定。
中藥貼一般是貼患處或穴位。吸收問題是現代醫學的一個概念。人體的皮膚有很好的屏障性,絕大多數成份都很難透過,所以,現在的膏藥或貼劑都加入了透皮吸收劑,以促進藥物的吸收。
中藥貼我用過的就比較多,有頸肩貼,足貼,暖肚臍貼(也是中藥膏藥的)效果都挺好的。具體哪個部位吸收最好,要看是哪個部位的病變,對癥貼藥貼,不同的病變需要貼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中藥貼敷屬外治范疇。中醫認為,內治之理亦是外治之理。如果辨證準確,配方合理,貼敷可使藥力直達病灶,往往效果更好,見效更快。而且,一些對胃腸刺激較強的藥,外敷更合適。以免對肝腎脾胃有毒副作用。但在臨床應用時要注意有的人皮膚過敏。至于說貼敷在什么部位,這要由治療目的所決定。如果治療關節痛,適宜貼敷在患處。如果是治療中下焦的病氣機,或天長氣機升降類的病,貼敷在肚臍較為合適。如果是治療心神之病,貼敷在涌泉穴。也有為了提升諸如脫肛,子宮下垂,(器官下陷類的病,貼敷在百會穴。這些就是屬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關于膏藥貼敷時間
還要根據患者體質,患者生活所在地域,還有膏藥所含藥量多少等因素而定。
一般情況
風濕止疼膏一次貼敷一天左右
冷敷貼一次貼敷一到兩天
傳統黑膏藥一次三到五天,也有的黑膏藥膏體厚,藥量大,可以貼敷五到八天甚至十天的。
總之,運用不同膏藥調理風濕骨病,跌打損傷等癥狀,最好遵照專業人士指導使用,這樣才能安全用藥,盡快消除癥狀,從而早日恢復健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藥膏貼要貼多久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藥膏貼要貼多久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Copyright © 2005-2025 中草藥資訊網 www.idanceteam.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系互聯網收集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4、本站如遇以版權惡意詐騙,我們必奉陪到底,抵制惡意行為。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郵箱:478923*qq.com(*換成@)
滬ICP備2024051031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