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14:01:50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常見中草藥論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常見中草藥論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醫藥文化可分為三類
1.中醫精神文化
又稱中醫理念文化,中醫哲學是中醫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中醫本體論、中醫方法論、中醫倫理學、中醫價值論等。任何一種文化的核心都是哲學,哲學是關于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論的學問,中醫哲學就是中醫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論。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一部分,中醫哲學不僅與易、儒、道、釋哲學有相同的共性,而且還有與易、儒、道、釋哲學所不同的個性。
2.中醫生命文化,醫學的對象是人的生命,換句話說,生命是醫學的本元,而生命文化可以說就是醫學的元文化。中醫在認識生命的本質、規律問題上,有著不同于西方的鮮明的個性色彩。如中醫將““氣”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動力,將陰陽五行看成是生命的過程序列,并以此建構了藏象、經絡、證候等理論系統;中醫將自然人與社會人作動態比附,建構了一個由心神調控的心身同構、同序的小生命體系統和人與宇宙同構、同序的大生命體系統。中醫比任何一門其他醫學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與其將中醫看成是一門生命科學,倒不如將中醫看成是一種命文化。
3.中醫比較文化,主要指中醫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研究,中醫文化與西醫文化及其他民族醫學文化的比較研究。就前項研究而言,目前一般偏向于傳統文化(易、道、儒)對中醫的影響之類的論文比較多見,而研究中醫對易、道、儒反作用、反影響以及中醫在傳統文化中究竟有何地位問題的論文較少。
中醫藥文化的三個層面
按照學術界一般觀點,文化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三個層面,筆者將它概括為心、手、臉三層面。“心”層面的文化就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手”層面的文化就是中醫藥文化的制度、行為、管理,“臉”層面的文化就是中醫藥文化的環境形象、品牌。
甘草是一味神通廣大的中藥,炙甘草能溫中,生甘草能瀉火,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您提到的,調和諸藥的作用。
甘草功效一個一個的說:
炙甘草
炙甘草一般以炙甘草湯使用,溫中散寒,潤肺和中,還能補脾益氣。在臨床上應用較廣,使用頻繁。因甘草本身性甘,炙甘草又是甘草加蜂蜜制成,所以在食品領域被用來做糕點的添加劑,增加甜度。
生甘草
生甘草主打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特別是鎮咳作用明顯。常見復方甘草片等可用于心悸氣短,咳嗽痰多等癥的治療。
調和諸藥
中藥分君臣佐使,君為主藥,其他也搭配或不用。甘草經常作為使藥入方,用來緩解藥物毒性、烈性。周建明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甘草調和諸藥的配伍機制:可能參與對細胞色素P450 3A4的誘導表達,進而使與其同服的其它中藥或中藥復方中的毒性成分的代謝加速,從而起到緩和藥性,達到調和諸藥的目的。
掌握應用
不建議自行使用,或作為甜味劑使用。普通人難以掌握好用量。甘草畢竟是一味中藥,應用不慎會導致血壓升高,腎功能減退等問題。
并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需要甘草進行調和。中藥十八反中,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反的藥物是被禁止一同使用的。
【不藥不藥】簡介
博士,副主任藥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咨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
相信你的身邊一定有吃中草藥的親戚朋友,他們大多都是身體不適,才會尋醫問藥。有些甚至因為省錢,自己做了“主治醫師”。有些中草藥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可能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近日,就有權威專家經研究后,列出以下“有害”的中草藥,趕緊收藏,告訴身邊的親戚朋友吧,或許你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呢!
請特別注意在使用的方劑里,是否含有以下成分:
廣防已、關木通、假大薯、蝴蝶暗消、青木香、尋骨風、細辛、淮通、南木香、背蛇生、管南香、三管筒、白金果欖、朱砂蓮、藤香、馬兜鈴、天仙藤、逼血雷、通城虎。
在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中,有一篇論文專門對上述的草藥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都含有一種叫“馬兜鈴酸”的化學物質。研究顯示,馬兜鈴酸不但可以導致尿毒癥,還會導致腎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腫瘤等一系列腫瘤。
2001 年世界衛生組織中提出對馬兜鈴酸藥物的藥物警報。可怕的是,由馬兜鈴酸導致的腎臟肝臟損傷是不可逆、不可修復的,從服用的那一刻起,他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該研究還發現,馬兜鈴酸能引發的基因突變數量高于煙草和紫外線,是目前已知能導致基因突發的最強遺傳毒物。
現在國家還尚未出臺更嚴格的馬兜鈴酸藥物管理條例,我們每個人能做的,是避免上面列舉的那些含馬兜鈴藥物。應將馬兜鈴酸遺傳毒性相關知識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知,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發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常見中草藥論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常見中草藥論文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Copyright © 2005-2025 中草藥資訊網 www.idanceteam.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系互聯網收集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4、本站如遇以版權惡意詐騙,我們必奉陪到底,抵制惡意行為。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郵箱:478923*qq.com(*換成@)
滬ICP備2024051031號-100